家庭医生在线首页 > 疾病频道 > 消化科 > 肠易激综合征 > 正文

通过中医辨证治疗腹痛型IBS

2012-07-16 17:34:38  来源:中国中医    转载

  肠易激综合征属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,它具有腹痛、腹胀、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异常或黏液便等临床症候群。肠易激综合征(IBS)的病因尚不明确,找不到任何解剖学的原因。一般认为可能是机体应激反应与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的结果,不同的个体又可能涉及到遗传、环境、心理、社会和胃肠道感染等因素。导致胃肠动力改变、内脏高敏感、脑-肠轴相互作用的紊乱、自主神经和激素的变化等,并可伴有精神障碍(如恐慌、焦虑、创伤后应激紊乱等)。应激性生活事件常可导致症状的加重,但目前对心理因素与IBS之间的确切联系还不是十分清楚。近年有研究发现,有三分之一的IBS患者有胃肠道感染史,国内外都强调精神心理因素对IBS发病的影响,甚至有少数学者认为IBS为炎症性肠病(IBD)的前期表现。

  肠易激综合征属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,它具有腹痛、腹胀、排便习惯改变及大便性状异常或黏液便等临床症候群。部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仅仅表现为腹痛,而无腹胀、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的改变,临床上把这种肠易激综合征称为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。中医认为,本综合征属“腹痛”范畴,笔者按以下五型辨治常能获得满意疗效。

  瘀血阻滞证

  症见腹痛如锥如刺,痛势较剧,腹内或有结块,痛处固定而拒按,经久不愈,舌质紫暗或有瘀斑,脉细涩。治宜活血化瘀,理气止痛。方用少腹逐瘀汤和芍药甘草汤化裁。药用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蒲黄、五灵脂、没药、延胡索、小茴香、肉桂、干姜、炙甘草等。

  中脏虚寒证

  症见腹痛绵绵,时作时止,痛时喜按,喜热恶冷,得温则舒,饥饿劳累后加重,得食或休息后减轻,神疲乏力,气短懒言,形寒肢冷,胃纳不佳,大便溏薄,面色不华,舌质淡,苔薄白,脉沉细。治宜温中补虚,缓急止痛。方用小建中汤出入。药用桂枝、饴糖、生姜、大枣、芍药、甘草、炙黄芪、茯苓、人参、白术、吴茱萸、干姜、川椒、乌药等。

  寒邪内阻证

  症见腹痛急起,剧烈拘急,得温痛减,遇寒尤甚,恶寒身蜷,手足不温,口淡不渴,小便清长,大便自可,苔薄白,脉沉紧。治宜温里散寒,理气止痛。方用良附丸合理中汤进退。药用高良姜、乌药、香附、陈皮、党参、干姜、炒白术、炙甘草等。

  湿热下注证

  症见腹部胀痛,得热痛增,遇冷则减,便溏不爽,小便短赤,苔黄燥或黄腻,脉滑数。治宜通利二便,清热除湿。方用葛根芩连汤和导赤散增损。药用葛根、黄芩、黄连、甘草、竹叶、木通、生地、白芍等。

  气机郁滞证

  症见脘腹疼痛,胀满不舒,痛引两胁,时聚时散,攻窜不定,得嗳气矢气则舒,遇忧思恼怒则剧,苔薄白,脉弦。治宜疏肝解郁,理气止痛。方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加减。药用柴胡、枳壳、香附、陈皮、芍药、甘草、川芎、炒延胡索、炒川楝子等。

  (伏新顺)

(责任编辑:张甜甜 )

相关推荐

文章关键词:

中医治疗IBS 如何辨证论治?

IBS多为精神因素所引起,病理改变纤维镜可见肠管痉挛,充气激惹性疼痛,黏液分泌可能增加或可见轻度的充血水肿。主要表现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,……详细>>

中医辩证治疗IBS

肠易激综合征(简称IBS)的病因尚不明确,找不到任何解剖学的原因。情绪因素、饮食、药物或激素均可促发或加重这种高张力的胃肠道运动。有些患……详细>>

中医辨证论治肠易激综合征

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?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,肠易激综合征又有什么不同的治疗方法呢?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。 详细>>

中医药治疗IBS

IBS不是一种恶性疾病,但由于其病症反复,往往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。详细>>

中医治疗IBS的经验

IBS病人的大便习惯改变,提示可能存在肠道功能紊乱,病位在脾,病机以虚为主。临床上通过消除肠平滑肌的高反应性。详细>>

  • 邝小枫

  • 陆枫林

  • 诸葛宇征

  • 王友凤

专家答疑少精症患者一定会不育吗?

广东省中医院 专家在线解答网友疑惑

古炽明 副主任医师

擅长:泌尿系肿瘤、泌尿系结石、前列腺疾病的微创腔镜诊治....[详情]